我还清楚记得第一次见到Z先生的场景。

是五一后的第一个周六,刚过了春寒料峭的时节,上海的天气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炎热起来了。

我们约在长泰的pizza express,档次不高不低的一家餐厅。

上海很大,那时候我的住所到长泰半小时车程,他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然而还是我到的晚一些。

正值用餐高峰,店里生意很好。我一边微信问他坐在哪里一边四处张望,一眼看见一个男生在角落的桌子冲我挥手。

蓝色短袖T恤,罩了件黑色连帽开衫,再加一条黑色运动裤。

心下感叹,噫,真是个干干净净的阳光男生。



刚巧我也穿了件蓝色的风衣,倒是莫名生出一丝情侣装的配搭感。

那天吃了什么已经全然没有印象,也不太记得席间谈论了什么话题。

只记得自己一直盯着前段时间脑子抽风了做的红色美甲,全程很认真的在思考,这个男生会不会觉得女生指甲涂红色有点夸张?

然而事实证明我绝对是多虑了。

后来有一次和Z先生提到此事,他歪着个脑袋使劲回忆了一下,很认真的问我,你那天涂了红色的指甲?我怎么没看见?

行吧。

那顿饭吃的也没多惊天地泣鬼神,只觉得对这个男生的印象很好。

但是让我仔细讲好在哪里,我却也讲不出。

似乎是潘潘曾经跟我说过,怎样判断要不要与一个男生继续发展呢。大概就是你们见了第一次,男生愿意约你第二次,而你也愿意第二次被约出来吧。

这样一来二去,哎,就好上了。


我和Z先生是很互补的。

他擅长所有运动,乒乓球羽毛球打遍公司无敌手。我却是个运动白痴,从小到大800米能跑倒数第一绝不倒数第二。

我是个话唠,天天东拉西扯叽叽喳喳。Z先生话却不多,基本都是我说他听。我又不满足于单向表达,硬要扯着他也说个一二三,这样的互动也算有趣。

我和Z先生也是很相似的。

我们都是规划派,不打无准备的仗,大事小事一定要提前想好才心安。从未互相拜访父母,就开始计划何日领证。

双方家长又同样开明,以至于我第一次登门去Z先生家,我婆婆就把家里钥匙塞给我,连声说你们是这个家的主人,着实让我受宠若惊。


好久好久之前,久到还没谈过恋爱的时候,就自觉二十五岁是结婚的最好年纪。

后来一直等啊等啊,眼看离二十五没差几年了,连个结婚对象的人影都没瞧到,想想在百岁四分之一的时候完成人生大事也不是那么容易啊,就释然了。

居然缘分说到就到,婚也说结就结了。

也算圆了我的一个心愿。

在最好的时光遇见最好的你,我何其幸运。

就像沈从文先生讲的。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亲爱的Z先生,情人节快乐。


知道为什么在情人节前一天发狗粮吗。

先保密!不告诉你!

以及,哎呀妈呀,突然发现公众号可以评论啦!

让我看到你们的留言!

激动的比心!

MissLian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