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和房价是我一直很懒的写的话题。
因为现在人与人见面打招呼已经不说“今天天气真好”或者是“你吃了吗”,大街小巷谈论的都是楼市行情。
写什么文章都觉得是无病呻吟,无外乎发发牢骚泼泼鸡汤,多说无益。
结果轮到自己被这个话题困扰死,不写点什么我憋得慌。
以下正文。
我来上海快四年,中间搬过六次家。自嘲一下,收纳和整理能力大概就是这么被锻炼出来的吧。
第一个房子是一个房间,群租的,基本就是比毛坯好一点点,一个月950,水电宽带另付。
那时候我还没毕业,入职前和另一个签了同公司的学姐一起来上海找的,本来可以和学姐一起整租个两室一厅,无奈学姐看不上公司所处的荒郊野外,只剩我一个坚持住在公司附近,于是落单了,在上海谁也不认识,就凑合一下。
房间的门是最简陋的木门,有段时间感觉关门稍一用力,锁都能掉下来。
即便是这样,小陋室也招待过几个妹子,有出差落脚上海借个宿的,也有拿我这暂时过渡的。
还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加班,Hong从北京出差回来,拖着行李箱在我楼下给我打电话,一边讲一边哭。大致就是做咨询的年轻妹子被甲方公司老板骚扰,被迫陪酒陪唱。
像我们这样在家被爹妈宠着,名校出来刚进社会的姑娘,谁遇到过这般的肮脏。
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心累心酸,外加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上海那段时间积攒的情绪瞬间爆发。
两个女生抱头痛哭。
可是哭了又能怎样呢,第二天照常上班,生活还要继续。
第一个房子没有住很久,大概不到半年。
正好遇到一同事在同小区有套房闲置,就友情价租给我和另一个一起入职的同事。90平米左右,两室一厅,装修很好,一个月3000,两个人平分。
除了是一楼靠马路有点吵,其他没什么好挑的。
陶老师美国回来从上海转机的时候在我那睡过几次沙发。
有年跨年,蚯蚓从杭州来看我。俩人还不约而同的感冒,一个嗓子哑一个狂咳嗽,双份的感冒药堆满整个茶几。
连圈圈毕业刚到上海那会,也住我那里,和我一个卧室,终于有个伴儿。
只是后来遇到点事让我们选择搬家。
有天晚上11点左右,一群便衣拿着警棍来敲门,说是接人举报我们窝藏嫌疑人,把房子角角落落看了个变,又拿出照片让我们辨认。
遇到这种事情没经验是正常,好在对方不是坏人。
可是想想还是心有余悸,算了,保命要紧,换个房子吧。
第三个房子还在同一个小区。
因为仓促逃命,离得近的搬起来更快。
户型没变,也是精装修的两室,整租3600一个月。
租客也没变,还是我、连圈圈和同事。
在这套房子的居住期间,连圈圈和大白谈恋爱了,周末经常在厨房乒乒乓乓给大白做饭。
我就站旁边嘲笑她,你体内遗传我舅妈的贤惠基因终于被爱情激活了么。
这套房子大概住了三个季度左右。
本来房东出租的原因是调到外地工作,结果他又被调回来了,自己没地儿住就要把我们赶出去了。
违约金也要不出多少,行吧,我搬。
搬家那段时间公司事情又多,房子还没时间找好,只能先把行李搬到附近的同事家,借住了几天。
噶宁哥开着新买的SUV给我搬家,拉了四五趟。大叔他们一起帮忙搬完还在小区后门请我吃了烧烤。
第四个房子终于不在乡下了。
搬到金科路附近,周边有地铁有商圈,生活出行都便利。还有我司的班车点,上下班也方便。
与此成正比的当然是房租。
房子有点类似于人才公寓,一个卧室带厨房、阳台和卫生间,差不多30平米左右,我一个人住,一个月3200。
那时候我和Z先生恋爱中,吃遍了长泰广场的美食,有事没事跑到汇智湖边溜达,Z先生第一次送我的花就是在湖边掐的栀子花。当然,辣手摧花不太好,你们不要学他。
连圈圈刚好住的离我不远,冬天经常带上大白来我这,四个人一起吃火锅。
也是一段欢乐的时光。
再后来和Z先生一起住,搬到两个人公司折中点的位置。
不算繁华区,房价还好,60平的一居室,3500一个月。户型四四方方的,我很喜欢。
刚搬进去的时候,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房东的家具和我们自己的家具家电重新布局,天天在房子里搬桌子拖茶几,终于拾掇出个像样的温馨小窝。
书桌放在卧室里,Z先生晚上备课,我就倚在床头看韩剧陪着他。
卧室太拥挤,走路总碰到床角,腿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我们就买了防撞角,把所有可能撞到的地方都包起来。
我在飘窗上铺了泡沫拼图垫,阳光好的时候在上面坐着看书。
房子虽小,我们住的却也很开心。
后来我公婆去过,大概是二老住着300平看我们这60平觉得心疼,明着暗着说过几次,怕我们住着不舒服委屈自己。婆婆还担心我们负担不起更贵的房租要每月给我们补贴。
又遇到上海楼市飙涨,房东想收回房子拿去卖,就搬了。
搬进现在这套房子里,90平左右的两室,5500的月租。
房东夫妇都是北方人,很和善,帮了我们很多,房东姐姐还经常给我的文章点赞。
空间大了,我们把书桌放到次卧。Z先生却依旧喜欢在主卧的梳妆台备课,我依旧边看剧边陪他。
卧室依旧有个大飘窗,我依旧喜欢在飘窗上看书。
你瞧,房子变了,可是生活没变。
和你一起住的,就是家。
但是每次搬家我都是不情愿的。
因为每次搬家都会提醒我:你在这个城市漂泊无依。
搬进来之后我和Z先生说,希望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搬家,希望我们下次可以搬进真正属于我们的房子。
可是我也只是说说。
未来那么长,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呢。
租房就意味着你要舍弃一些很想拥有但是占用空间的东西,买个落地灯买床被子都要再三掂量,生怕为下次不知何时的搬家增加负担。
可是买房呢?
先不说没有购房资格,即便有,瞅瞅这千万元的房价,爹妈公婆辛苦大半辈子攒的钱只为了上海一套房子么。
我不愿意。
我不甘心。
我不想当啃老族,可是市场经济就是能这样强势的让你在现实面前低头。
真无奈。
我和Z先生至少有收入尚可的稳定工作,还有老可以啃,处境比我们艰难的人比比皆是。
所以知足是福。
有钱就过有钱的日子,没钱也有没钱的过法。
幸福就够了。
公众号虽然已经被邀请开通了赞赏功能,但我不打算开放赞赏。
还没觉得自己的文章写的好到值得付钱的地步。
大家读着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