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阶段车车之之的阅读有两个新现象。

一是互动性和理解力更好了。

二是可以自主自发的翻书看了。

先说第一点。

随着能听懂的人话的增多,阅读中的互动桥段也越来越多。

比如读《I love you through and through》,我读到I love your top side,车车之之就会拍头。

读《宝贝,快到我的怀里来》,读到“嘭啪嘭啪嘭嘭啪,狸猫爸爸拍肚皮,宝宝也一起拍”,兄弟俩就会一起拍肚皮。

读《好喜欢》,读到“咕咚,撞头啦”,车车就要把脑袋伸过来跟我撞一下,然后读“不疼了不疼了摸一摸”,之之就要去摸摸车车的脑袋。读到“亲一亲,亲一亲”,车车之之就要争先恐后的把小手伸过来给我亲。

读《打开伞》,读到“打电话,喂喂喂,请到我家吃草莓”,车车之之就要把手放在耳朵上,意思是打电话。

读《mom and baby》,读到最后的“Mom is kissing me”,我说“kissing”“kissing”,也会触发他们亲一亲的反应。


上个月开始正儿八经的给兄弟俩看词卡,之之尤其喜欢,我和他们玩词卡可以玩半个多小时。

最开始只看单面。

玩法类似于打扑克发牌,我拿一摞,两张两张发,对每张词卡进行解读后,会问“有人喜欢吗”“有人要嘛”,这个时候车车之之就会来拿。几轮之后,会两张两张摆在一起,让车车之之去选哪个是哪个,基本都可以指认正确。

后来加大难度,引入双面玩法。

从食物类卡牌开始,之之最喜欢“西兰花”和“牛肉”,车车最喜欢“洋葱”。

“牛肉”卡的背面是“大葱”,把一堆卡牌摆在地垫上,“大葱”面朝上,我问“之之呀,牛肉在哪里呢”,之之可以挑出“大葱”,拿在手里把卡牌翻过来,就是“牛肉”了。


插一嘴。

到目前为止,我越来越觉得当初选择辞职带娃是非常正确的。

每天看到车车之之的成长,经常会被他们的小脑袋的发育程度惊讶到。

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输入多少,早晚都能变成输出。


再说第二点。

最近我们的亲子阅读偶尔会是“各看各的”的状态。

一地书,我给他们读的是书A,车车趴着翻阅的是书B,之之手里拿的是书C。

最神奇的是,尽管手里拿的各不一样,但完全不耽误他们听我读书A。每次读到书A的新一页,他俩就会抬头看我手里的书A,看两眼又去看自己手里的书,等我读完这页读下页的时候,他俩就又看我手里的书。然后再读到书里的某些段落,车车之之还是会卡点回来互动,搞得我哭笑不得。

兄弟俩给我一种“这些书我们都滚瓜烂熟啦,不看都知道你在念什么,不耽误不耽误”的感觉……

兄弟俩经常会自己去找书看。(不需要我念)

虽然硬纸板书不容易被撕坏,但是纸板书不太方便小宝宝翻阅。所以车车之之更喜欢大开本薄页的书,自己趴着揪一本出来,从封面开始翻开,一页一页翻,一直到封底,中间偶尔会有几页翻的时候连在一起,也不影响,自己翻看的津津有味,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能看懂多少。

车车之之从来不会主动撕书,一般纸张的损坏都是因为他们翻书的时候控制不好角度和力度,或者两个人抢着要一起翻。

我很开心他们是爱惜书的小朋友。


车车之之快10个月才会爬,最近几天(11个月多)刚刚会扶站。

因为是偏安静的性格,精细动作发育、专注力都很不错,大运动发育比较落后。

我经常想到龙应台的那本《孩子,你慢慢来》。

不比较,不焦虑,不着急。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关系,我们慢慢来。


最近公众号产出速度又变慢了。

是因为国庆前在安排车之兄弟俩的出行,国庆后又陆续在准备他们的周岁。

酒店周岁宴,家里抓周布置,全家福,跟拍外拍,定制蛋糕,还有一家人美美的衣服……

老母亲头有点大。

再加上换季,春天的衣服全部都不能穿了,要给兄弟俩置办新的。

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老母亲头更大了。

这比上个新项目难多了。

忧愁。

MissLian1618